打開一顆牡蠣的過程

WEEKLY LOG | 47th 2023 “她再抽两筒就下来了”

《金锁记》

《金锁记》整场我就等着那句“她再抽两筒就下来了”,真是不错,我缓缓倒下去抽两筒

张爱的文章真的很难改,一个美丽苍凉的手势,一不小心就变成了矫揉造作,更别说里面缀满珠玉的句子,改得不好就成了被珠玉压断的没有主语的无头女尸(笑)虽比起一炉钢来的好些,但仍然是不满意的,把七巧和其子长白的关系线斩了,只留下和其女长安的母女线,仅表现被损害消磨的人变成了损害消磨他人的一部分,是一种取巧。又比如把高潮情节安置在了世舫和长安的订婚宴上,虽然可以理解,但确实太俗套。

但实在是赞美焦媛女士,甚至想如果改成单人剧会是怎样的光景。想起《鬼入侵》的第二季是庄园女主人怨力太深,把生活在庄园里的所有人都搅进怨力形成的死亡漩涡里,焦媛的表演大概就是这样的,舞台剧表演惯是依靠演员自身的张力进行的巫蛊仪式,整场等的那句“她再抽两筒就下来了”也确实没有让我失望。

又比如,把原著最后七巧躺在榻上的自我追忆让她自己控诉了出来,虽然因为演员的极强张力,并不显得如何突兀,但,总是失了一些什么:
*“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知道她儿子女儿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徐徐将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她自己也不能相信她年轻的时候有过滚圆的胳膊。就连出了嫁之后几年,镯子里也只塞得进一条洋绉手帕。十八九岁做姑娘的时候,高高挽起了大镶大滚的蓝夏布衫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上街买菜去。” *

舞美的话,看人讲舞美简陋,但我可能是比较保守的那类观众,并不太喜欢数字化屏幕的舞美,具体的高墙道具随着场景变化移动,后面是隐隐绰绰的内堂,原著里世舫见七巧那段有句:
*“门外日色昏黄,楼梯上铺着湖绿花格子漆布地衣,一级一级上去,通入没有光的所在。” *

长安一线的终结亦有:
*“长安悄悄地走下楼来,玄色花绣鞋与白丝袜停留在日色昏黄的楼梯上。停了一会,又上去了。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 *

剧的最后倒是七巧一级一级走了进去,在三十年不变的月光下抽起了大烟,也确实是改编得很好的一段。

《涉过愤怒的河》

不懂就问,《涉过愤怒的海》给久保带人的版权费几多钱?

周迅真是美丽。话剧版《金锁记》是把曹七巧和儿子长白的戏删减了,着重写的是和女儿长安的母女关系,所以芝寿那句“ 丈夫不像个丈夫,婆婆不像个婆婆”也改了从他人口里说出来,《涉过愤怒的海》里周迅和儿子的部分倒是补全了这句,真是奇妙的时刻,我淡淡梦一个周迅的曹七巧lemme把《橘子红了》再看一遍

黄渤演的父亲和周迅演的母亲的对峙戏份,和后面黄渤演的父亲和祖峰演的父亲的对峙戏份。一个虚伪的父亲和一个疯狂的母亲,两个虚伪的父亲照镜子,真是美丽… 求你把儿子女儿戏份删点掉,把这两场还有啥边角料给我放点出,求求了 三车相撞的戏了,以至于后面的一切都像一场狗尾续貂。车和车总是相撞,人和人却总是让,而人总是自恃驾着车撞向他人。如果只是一个受害者家庭与加害者家庭的博弈倾轧的故事甚至会更好看一点(which means 能不能把儿子女儿部分删点掉!!!这个罪案故事里最不重要的就是凶手是谁这个答案!!!

评论比较两极,但我实在是很喜欢父母对峙的戏份,子女一线对我而言基本是可以全部放弃掉的部分,编剧导演不会写,就不如把它变成一个隐约的背景。所谓三岁看到老,其实不是的,你见人家的父母,必会知道这家的小孩会经历什么,实在是不言自明的事情。

又因着刚看完话剧版的《金锁记》里被删节一空的母子戏份,在电影里被稍稍补全的一角,这种奇妙的时刻而对电影稍有留情。

《双枰记》

去年跟着象友线上看的,今年就补了张票钱(x
比起《四张机》好多了,但还是太满了,到后面会很疲累。但一想到是白纸运动一周年的时候,又很难不伤感

为君风露立中宵,也是应当。

《繁城之下》

宁理什么时候也能演个杨金水给我看啊

蠹县、螽县…还真是命如草芥,爬满了虱子

白宇帆这个普男谁在捧,绞杀!

主角太难看了,但是剧情并不讨人厌,大概会是我的年度国剧最佳。

一件小事